Navigation menu

新闻中心

三毛旅行了那么多年,最后却以自杀结局,为什么是这样?

  回答·阅读·

  正常的生老病死容易被大众接受,非正常死亡总是令人唏嘘。可是,每个人都有选择死亡的权利。三毛的死,年轻时的我不解,可是人到中年,我理解了。

  三毛的一生,丰富多彩。

  她和荷西的婚姻虽然短暂,可是他们的爱情不知羡慕死多少女孩子。

  他十八岁遇见她,那年她二十四岁。他让她等他六年,她没有说要等他,却在六年后再次相遇,然后结婚。在三毛的文字中,他们相处的那几年,她就是一个被爱,被宠溺的女人。

  他陪她西去撒哈拉。他们在那里的生活,简直就是神仙一般的。远离红尘、世俗。极至的自由,完全地率性而为。世间除了荷西,谁能待她如此?

  

三毛旅行了那么多年,最后却以自杀结局,为什么是这样?

  过了六年神仙眷侣的生活,荷西死于一场潜水意外。三毛的悲伤是喜欢她的读者都知道的。她的《梦里花落知多少》里多有描述。在那篇《不死鸟》的文章里,三毛写了自己对死亡的看法:虽然预知死期是我喜欢的一种生命结束方式,可我仍然拒绝死亡。那时候,荷西还在,三毛,怎么舍得死呢?可是她说了,预知死期是她喜欢的生命结束方式。这里,已经埋下了伏笔。

  荷西死后,她对父母说:如果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这条路,你们也要想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更幸福的归宿。选择自己结束生命,这个想法,一直在她心里,根深蒂固。

  后来,三毛把她中南美洲的旅行经历写成了《万水千山走遍》。没有了荷西的三毛,在这本书里写了两篇关于前世今生的文章。她说自己的前世是一个生活在南美洲厄瓜多尔神秘湖边(银湖又叫心湖)的印地安女孩。当今生的她来到这个地方时——那片草原和水呀,在明净的蓝天下,神秘的出现在眼前,世外的世外,为何看了只是觉得归乡。她说,大概死,便是这样明净如雪般的清朗和淡漠吧!

  亲爱的三毛!死亡的文字在她的笔下也是那么美!死亡对她来说,只是回家,回到她该去的地方!

  离开银湖时,她说,我爱的族人和银湖,那片青草连天的乐园,一生只能进来一次,然后永远等待来世!

  三毛,她总是要回到她的世界中去的,人世间还有未尽的事,她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间。

  后来,她遇到了王洛宾。

  三毛喜欢上了那个老人,他们之间有着三十年的时光距离。可是,三毛是勇敢的,她向他发出爱的信号。其实我觉得三毛需要的是一个灵魂伴侣,是一个可以和自己精神上对话的人。他们都不年轻了,自然不会像当年和荷西一样男欢女爱。我想,如果对方勇敢一点,这也是可以的。可是,终是没有。

  上天只给了三毛一个荷西,永远不会有第二个。

  三毛的文字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可是,我觉得没有了荷西的三毛始终是孤独的。她人到中年,没有爱人,没有孩子,没有与之心灵对话的伴侣。这人世间她已千山万水走遍,红尘再无牵念。

  荷西待着的那个时空,是她最终要去的地方。

  凡尘俗世中的饮食男女自然会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可是,三毛早已超脱了俗世。与其等到老时躺在病床上等待死亡,不如称现在,让自己选择死亡,那么从容,那么淡定。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会在心里说:荷西,让你久等了!我没有失约。

  她死了,自然有荷西的手臂来迎她,迎入永恒!

  

三毛旅行了那么多年,最后却以自杀结局,为什么是这样?

  ·

  这个逻辑推断其实很片面,而且很不公平,人有自己的局限,不同人也会在乎不一样的内容。

  三毛不仅旅行多年,更有留学欧洲的经历,可哪又怎样?每个人有自己的承受力和追求的东西,当自己所失去的已经超过了自己能承载了,自然就是超过了一个极限。很多人都认为旅行是可以解决一切烦恼和困境的,这是相当霸道的想法。如果旅行能治愈一切,带走一切凡尘俗忧,那全去旅行得了。

  固然旅行有其正面和积极的作用,开阔视野,变得豁达和宁静,心能装载更大的内容,途中的际遇和见识也能帮助一个人提高其承受力。但还是那句话,再豁达的人,承受力再强的人,也会有一个极限,这个极限因人而异。

  三毛本身就是一个敏感而细腻的人,对情感的渴求非常强烈,对这样一个女性,如果失去了情感的共鸣会觉得生命在逐渐枯萎。更何况三毛后期因病缠身,身心都十分痛苦,她到底为何自杀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痛失爱人、再无共鸣、渴望的亲密的爱恋不再能实现而感到孤独、病痛折磨、看不到人生意义等等,都是走向绝路的原因。但旅行,对于三毛来说,解决不了以上问题,又何以归因到三毛旅行那么多年,就应该不会自杀呢?

  毕竟旅行不能解决三毛内心真正的诉求,尽管能给她带来快乐。这始终是两码事,如同暂时的止痛药和能彻底治病的药的区别一样。

  三毛是真正的作家,她把生命献给了文学。

  她象织毛衣,编织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她捏泥人捏造了一个长满脸胡子的白马王子,并给他取名荷西,读者信了,连她自己也信了,而不能自拔,终日想着死,为了根本不存在的荷西,

  三毛死后,本地警察找到了在旅游景点当保安的‘荷西’,他的名字并不真叫荷西,他看着警察递过来的相片,说是中国游客求他合影拍照的,给了他小费的,声称自己只是充当了模特而已

  三毛呀!为了文学把生命也献给了读者!

  ·

  三毛台湾著名女作家,旅行家,是文坛上的一代奇女子,半生都在流浪。用自己朴素的文字记录着旅行中的孤寂。她的文字让人着迷,通过文字,让人们爱上了这个追求自由,流浪远方的她。她的离开让很多人感到惋惜,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人,最终却以自杀的方式了却了自己的人生。那么,三毛为什么会自杀呢?下面听听有书君的分析。

  1.死对她来说是一种解脱

  在遇到荷西以后,她爱上了撒哈拉沙漠,但那里的气候和卫生条件太过糟糕,让她患上了严重的妇科病。

  当时因为经济问题,他们没钱买机票回台湾治病,便一拖再拖,因此三毛患了严重的妇科病。因为母亲患有多年的子宫癌,这让她不得不担心自己也会跟母亲走上同一条路。所以,在1991年,三毛因妇科病住进医院时,便断定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为此,她的心情一直不好。

  三毛死后,其好友眭澔平表示三毛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抑郁症病人时常情绪消沉,自卑,甚至悲观厌世,会出现自杀的企图或者行为。抑郁症就是三毛的一块心病,心病还须心药医,在很长一段时间荷西就是她的心药,让她对生活充满期待。而荷西的死,让三毛的抑郁症雪上加霜。

  相比失去爱人的痛,以及疾病带来的折磨,死亡对三毛而言或许是一种解脱。不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不用再承受任何的痛苦,一切都归于零。所以,死对她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解脱。以至于死前,她对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我累了”。

  2.死对她来说是归宿

  三毛曾说过,如果有一天她选择了自杀那这条路,那对她而言将是一个归宿。因为她爱的荷西在世界的那头,她是一个对爱纯粹执着的追随者。

  

三毛旅行了那么多年,最后却以自杀结局,为什么是这样?

  三毛看到荷西冰冷的尸体时,痛苦早已深深的烙在了她灵魂的深处。当埋葬了荷西后,三毛表示埋下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们。

  所以,对于三毛来说,她的死在荷西下葬的那一刻早就成为定数,只是早晚的问题。因为有荷西的地方,才是她的归宿。

  就这样三毛走了,带着她对爱情的执着,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与自己深爱的荷西在另一个世界重逢。她虽然死了,却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学习的文学作品。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22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三毛旅行了那么多年,最后却以自杀结局,为什么是这样?

  ·

  能不上纲上线吗?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三毛自杀跟旅行有直接的关系,这是在偷换概念。旅行可以调节心情,陶冶情操,大自然的美景会让人感觉身心愉悦,我是个爱旅行的人,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想要出门去看看去没去过的地方住上几天,心情会好很多的。

  三毛之所以会自杀,我想并不是因为旅行而是因为她所处于的思想境界,恰恰是身边人所不懂的,没有人能够理解她的内心,没有人能够感受到她所感受到东西,只怕是荷西身故后就更加没有人能够懂得她了,所以她会感到孤独,哪怕是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仍然感到孤独。

  我曾看过一篇报道是关于她千里迢迢去到新疆,与王洛宾见面,并且曾经有过一段快乐的同居经历,或许只有艺术家才能理解艺术家的世界,只不过彼时王洛宾已经年过花甲,再三思考后,还是不想耽误三毛正值中年的好时光,所以写长信放弃了这段感情,婉拒了三毛再次飞去新疆的请求。

  然后没过多久三毛自杀的消息传来,王洛宾追悔莫及。

  旅行多年使得三毛的书洋洋洒洒的文字里都渗透着旅趣,带着她所见识的世界里闪耀着光辉的东西,古人有句话说的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三毛的离去是对爱情的绝望,不是因为旅行带来的结果。细细品读三毛所留下的文字,或者才能走进这位传奇女性的内心。

  最终一个心心念念着爱情的女子,因为再也找不到灵魂伴侣而选择离开,但是喜欢三毛的人都相信,她不是真的离开了,而是以另外一种形式,在另一个地方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