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menu

服装资讯

明朝军队铠甲与日本军队铠甲对比各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一句话概括:论实用程度明朝铠甲胜,论美观日甲胜。我们可以分别从穿脱便利性,舒适性,防护性这几点出发来分析。

  穿着便利性对比

  之前我写过的一篇介绍明军铠甲的问答里面有介绍,明朝大多数的铠甲形制都是罩甲式,区别于宋朝流传下来的传统中式铠甲。这种罩甲式铠甲也是清朝布面甲的前身。罩甲式铠甲有个明显的优点:其对襟形制使得这种铠甲更容易穿着,罩甲的便利性甚至影响到了民间。我们今天穿的马甲,就是罩甲演化而来的一种服饰。

  铠甲爱好者们复原的 明代罩甲(中间的是鸳鸯战袄,其他的是一体式的)

  今天的马甲就是由罩甲演变而来

  日本盔甲在穿着上稍微复杂一些。因为日本盔甲的零件相对要多一些。我们来看一下当世具足的穿着顺序:

  《日本甲胄史》中西立太,page15-16

  防护性对比

  在防护性上明朝的铠甲显然要更合理一些,有效防护面积其实是大于日甲的。

  腋部

  一般认为护腋这个部件是清甲的典型特征,但是实际上这个可活动部件在明朝初年就有了。按《明会典》192卷记载:“(洪武)十六年、令造甲每副、领叶三十片、身叶二百九片。分心叶十七片、肢窝叶二十片、俱用石灰淹里软熟皮穿。浙江沿海、并广东卫所、用黑漆铁叶、绵索穿。其馀俱造明甲。”从肢窝叶二十片可以确认这个东西就是护腋。

  在出土的明代鸟铳手赵勇的身甲上可以看到存在这个挂件的证据:

  腋部的纽扣,用来悬挂护腋

  清甲留存实物,普遍存在护腋

  护腋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在抬手的时候有效防护腋下。而日本盔甲则办不到这一点:

  日甲在抬手的时候这个空当有多大不用多说了,对比一下明甲:

  臂甲

  此外明甲普遍采用环形铁片的铁臂手,这种铁臂手照比宋式铠甲最大优点就是可以用一个构件保护整条手臂,不必像宋朝的盔甲那样用掩膊+护腕简化了结构。

  努尔哈赤甲的铁臂手

  而日本大铠和传统中式铠甲犯了同一个毛病,就是对手臂的保护较差。这其实也是扎甲的通病。

  大铠大道夸张的“袖”(相当于中式铠甲里的掩膊)

  不过得到了战国时代,这一个缺陷也得到了重视,日本人通过在袖子上缝上锁子甲(锁帷子)来对手臂进行防护。

  同时仍然保留的大铠的“袖”,但“袖”的尺寸缩小了许多:

  尽管如此,由于日本人的锁帷子用的铁丝一贯的细,实际防护效果比明朝的臂手还是有差距的。

  腰部防护

  明甲在腰部上的防护比日甲要好不少。日甲不论是大铠还是当时具足,都是上下分离,用许多细绳连接的。大铠腿部的防护叫“草摺”,具足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面积更大的“板佩橹”,但同时又保留了“草摺”。不论哪种形制,腰部都一个大空挡,在战场上是十分危险的。而明甲一体式罩甲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上下分开的鸳鸯战袄身甲也能覆盖住腰部。

  明甲上下分离和一体

  所以日甲给我一种印象就是,改加强防护的地方没有加强,其他的地方又防护过度,设计的不太合理。

  面颈部防护

  头部防护上明朝有护颈,日本有喉轮+面甲,这一点比明朝的防护要多一些。

  日甲的面甲和喉轮

  腿部防护

  腿部防护上明甲有两种思路。一种是用过膝的战裙遮蔽住大腿和一部分小腿,穿战靴,但战靴似乎没有防护;另一种是锁子甲套裤式,这种似乎是给比较低阶的士兵配备使用的。

  锁子甲套裤式的腿甲

  日本盔甲在大铠时代,由于裙甲“草摺”的长度较短,对腿部的防护是不够好的,到了当时具足时,由于增加了“佩橹”,使得整个大腿都可以盖住;再加上“铁臑当 ”,可以保护整个腿部。

  大铠的裙甲覆盖不到膝盖位置,因此和胫甲(铁臑当 )之间有很大空当

  当世具足通过增加更长面积更大的佩橹,配合铁臑当或条臑当(小腿甲) ,实现了对腿部的全覆盖。

  重点部位防护

  明朝盔甲在重点部位的防护设计延续了唐宋以来的思路,即使用可活动的护心镜来保护前胸后背的心脏位置。除此之外,《明会典》记载,还有一种叫“分心叶”的甲片组合可以起到同样作用。日本盔甲中始终没有出现类似设计。

  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盔甲复原

  《平番得胜图》中明军中高阶军官配有护心镜

  甲片厚度

  从日本现存的铠甲重量上看,与明朝后期和清朝初年装备的布面甲差距不大。但日甲存在甲片厚度不足的问题。从广州中山五路出土1.5-2毫米之间。而战国时代的胴丸,普遍厚度在0.8mm(Turnbull, Stephen. Samurai Warfare,page76.London: Cassell & Co, 1996. )。同样材质的护甲,厚度越厚,也就意味着防护更优秀。而且日本有相当多的盔甲皮铁混用,防护比纯铁甲又要打个折扣。

  美术性对比

  如果说美观的话,虽然不同的人审美不同,但我必须要说,日本武士的盔甲融入了很多美术元素。实际上日本在武器中处处体现了美术设计,这也是日本盔甲和日本刀在世界范围内如此受欢迎的一个原因。日本盔甲在设计上有太多功用性不强的构件,这一点在明朝盔甲上是看不到的。

  一顶普通的日本头盔,吹返和巨大的顿项都属于好看但没什么卵用的设计

  头盔上巨大的前立,这显然不是为了防护考虑

  再夸张的也有:

  丰臣秀吉头盔

  真·高帽子

  好吃么?

  你这是拿了奥斯卡奖吗?

  而明朝乃至清朝的盔甲,是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增加了装饰。比如布面甲使用缎面,刺绣,头盔上刻画纹路,盔顶装饰以小旗用以区别官阶,兵种。总的来说,明朝铠甲更为朴素实用化。这也是因为中国盔甲都是官造,样式和制造工艺都是固化的,很难像日甲那样搞太多的个性化设计。

  错银蟒纹明盔

  头盔上的小旗

  我觉得没有对比的意义。首先先来说说明朝军队铠甲,说到军队铠甲,我们只能从士兵的铠甲说起,因为战争的主力士兵。拿明朝来说,士兵的铠甲并没有影视剧里面那么华丽,可以说远远没有。

  明朝政府打压手工工匠,这也导致明军的铠甲质量并不怎么样,再加上大量火器的装备,让明军将领感觉到,面对火器射击,铠甲根本起不到什么保护作用。不仅如此,明军当时所要面对的敌人,分别是北方游牧骑兵,以及南方沿海日本倭寇的袭扰。这两股势力都是规模小,装备轻易,机动灵活。所以当时的明军,只有头盔跟简单的护甲,因为轻盈,方便穿戴。

  同时期的日本铠甲水平也不怎么滴。我们经常能看到网上有好多看着非常犀利的日本铠甲,事实上那些铠甲只是个别将领才能穿的,普通士兵多穿竹甲,实战效果哪个厉害?

  ·

  这个问题要看具体时间段,明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铠甲也在不断发展,日本也是如此。

  正好有一场战争为我们提供了最直观的对比方式,这就是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平倭援朝战争。

  平倭援朝战争的时间,是1592年-1598年。当时大明帝国是万历二十年到万历二十七年,处于隆万中兴后的红利期,财政状况有所改善,所以能有财力连续打三大征。日本国内丰臣秀吉已经削平各国,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这是两国的背景。

  军事上,大明军神戚继光已故去,李成梁已老,新一代的将领李如松、麻贵等崭露头角,成为名将。日本方面则拥有众多战国名将,阵容豪华。

  先说下日本的甲胄。经过日本战国时代的洗礼,即使是日军中的最低级士兵——足轻,也已经普遍装备了盔甲,通常是由其效忠的大名提供,被称为“御贷具足”,意思是借来的盔甲,御贷具足提供身体重要部位最基础的防护。

  

明朝军队铠甲与日本军队铠甲对比各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不同于武士铠甲的是,足轻的具足是批量制造的护具,不论哪个大名为手下提供的具足,形制大致都是一样的,它的总重量,大致都在4公斤左右,材质为铁制,表面也会刷漆。

  足轻具足

  足轻具足

  武士的铠甲当然不同于足轻,要更加高级,防护堪称严密。战国时的武士甲胄被称为“昔具足”,用于和随后德川家康开创的江户时代相区分。战国时代流行的武士具足是叫做胴丸,胴丸有许多种,有桶川胴、二枚胴、五枚胴、雪下胴、鸠胸胴等诸多样式,南蛮胴具足是其中佼佼者。

  南蛮胴具足,顾名思义,是从国外传入的,大体是来自欧洲,具体是哪个国家现在无法确实考证。据说丰臣秀吉在位时,从各种途径搞到了四套完整南蛮甲胄,制作成日本的南蛮具足,配备给顶级大名。

  南蛮胴数量不多,没有南蛮胴的大名和武士就穿戴其他胴丸,它们的特点是样式繁多,色彩绚烂,多半会上彩漆并都有自己独特的家徽,头盔前立也是各不相同,辨识度相当高,基本没有重样的。

  再说明朝军队,大明入朝作战的军队抽调的是全国精锐,由几部分组成,李如松统帅的辽东军,吴惟忠统帅的浙军也就是俗称的戚家军,还有蓟镇骑兵和刘綎率领的川军等。

  这些军队由于都是长期作战的精兵,披甲率也是相当之高。在甲胄方面,每个系统部队都由自己的特色甲胄,比如辽东边军和蓟镇边军都以骑兵为主,他们的甲胄以当时流行的布面甲和明甲为主。

  布面甲也是铁甲,与后来清朝的棉甲是两回事,只是外观看上去比较接近。布面甲只是将铁甲的夹片内置,外面覆盖一层棉布,以泡钉固定,实际还是铁甲的一种。

  大明边军

  除了布面甲,还有明甲。所谓明甲,是指甲片外露的铁甲,与被称为“暗甲”的布面甲相对应。

  明甲也分许多种,山文甲、锁子甲、各色罩甲,都是明甲。明甲成本更高,防护力也要高于布面甲,一般由军官或将领穿着。

  浙军是个相当独特的存在,他们虽然久经战阵,但由于对手不是蒙古、女真等异族骑兵,浙军本身也以步兵为主,不善骑射,他们的甲胄叫做“缉甲”。

  缉甲是一种复合甲,按照戚继光的《纪效新书》记载,是这样的:

  头盔以细藤为之,内用绵帽,盔顶上俱用红缨,一则壮观,一则顺南方之色。

  缉甲,用绢布不等,须厚一寸,在前用线密缉,可长至膝。

  臂手,活便轻巧,俱用整袖,上厚下薄,中有薄处在股曲之间,以便屈伸。

  它以布、棉、纸经过层层打造,厚达一寸。不要小看非铁制的缉甲,它能够有效防护日军的铁炮,也就是鸟铳。这是戚家军在实战中得来的经验,思路同以后成为标配的棉甲异曲同工。

  这些资料,在《武备志》、《武备要略》等兵书中都能找到记载。

  

明朝军队铠甲与日本军队铠甲对比各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那么在实战对抗中,两军的表现怎么样呢?日本方面有相关记载:

  对战事的记录中也能看出,日本方面的史料记载:宇喜多秀麾下以大力著称的武士国服源右卫门,以刃长三尺的太刀砍了敌人三次,都被甲胄弹回,他抽出佩戴的短刀朝对方腹部捅刺,但完全捅不透,这说明了明军甲胄的质量。

  浙军吴惟忠在平壤之战中负责攻克城外据点牡丹峰,在日本守军居高临下的射击下,3000浙军凭借藤牌和缉甲,很快攻下了这个易守难攻的制高点,吴惟忠随后还参加了攻击平壤的攻城之战,并率军先登,立下头功。

  那么日军甲胄的防护力怎么样呢?在著名的碧蹄馆之战的前哨站砺石岭之战中,日军勇将立花宗茂被明军前锋查大受部击败,记载立花宗茂败退到小丸山后,甲胄上挂满了明军的箭支,像只刺猬一样,不过他本人并没有受到什么伤害,还吃起了饭团,可见日军将领的甲胄防护力也相当高。

  所以,在大明万历年间和日本战国时代,明军基层部队的甲胄应该要优于日本足轻,双方中高级军官和将领的甲胄,防护性应该在伯仲之间。

  其实严格说起来,明朝和清朝的戎行铠甲都受到蒙古戎行影响。通过元朝97年的控制,到明朝建立时,明军现已广泛装备锁子甲、山文甲、布面甲等款式

  日本战国时期的铠甲两极分化 武将们的铠甲做工精巧,比同时期部分明朝军官的铠甲要好。 明军的铠甲是制式的,防护效果优异。可是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铠甲质量广泛下降。萨尔浒战役中,杜松就是头盔被流箭击穿而死。 而同期日本的铠甲制造工艺水平不如明朝,可是由于日本是封建制,一切上阵武将的铠甲都是自备,所以做工精巧,样子货很少,但是另一方面,底层日军的铠甲几乎是个摆设,用料做工都不咋的,只有心理安慰的作用。

  明军的叫铠甲,而日军的叫竹甲,日本虽然经历的残酷的战国时期,火枪性能虽然不错,但是其恶劣的自然资源及落后的冶金水准,其国内很难大批量生产装备铠甲,普通士兵只是竹甲护身,所以在明朝援朝抗倭战争中少量的明军都能对日军造成大量杀伤,而日军对身着铁甲的明军杀伤力十分有限。

  李如松遂成名将之名。